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主文:过去五年中国为全球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新华社 苏亮 世界好,中国也会好。中国好,世界也好。推进“十四五”五年来,中国始终致力于同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合作,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经济提供新机遇。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创新发展的策源地、共同繁荣的推动者、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维护者。五年来,中国提供了力量源泉和力量源泉表支持全球经济增长。 “中国行”成为海外社交媒体热搜话题,国际商界人士频频谈论“长期中国行”……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规划正以更加看得见、更具体的方式让世界惊叹。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突破35万亿元,堪比重建的“长三角”。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预计年均增长5.5%,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对稳定全球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商品贸易国、第二大初级产品消费市场、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轮流。我们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 “十四五”期间,中国为世界提供了更广泛、更多元化的市场机会、投资机会、增长机会。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日益成为‘确定性绿洲’。”全球石化巨头沙特阿美公司董事长纳赛尔感叹,中国的发展得益于有效的战略远见,中国有能力继续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榜样作用。五年来,中国为全球创新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参加武术比赛……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不断向世界展示可能性,推动全球创新。中国是世界上创新、风险指数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全球创新指数从 2012 年的第 34 位上升到 2025 年的第 10 位。欧盟委员会今年7月发布的综合创新指数显示,中国得分较2020年提高了31.6分,提升幅度远超欧美。从从月球背面返回样本的“嫦娥六号”,到“海都一号”万米海试的成功。从建立全球首个6G测试网,到北斗导航提供高精度全球服务。从C919大飞机的商业飞行带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从世界上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的商业运营,到世界领先的特高压输变电站……“十四五”中国的创新不仅改变了中国,也为全人类更加便捷、智慧的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雅高根据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研究,中国通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主动循环创新体系形成了科技创新模式。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中国完成了从技术引进国到创新策源地的转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仅将中国视为生产基地和目标市场,而且将中国视为全球研发中心,利用中国大市场的优势,快速应用和迭代新技术,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论坛外籍主席、西门子公司董事局主席博莱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的创新总是让世界惊喜。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重大变革之中。当被问及从何处推动增长时,中国回答道: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就是通过先进技术、高效率追求高质量增长。五年来,中国为世界共同繁荣注入了智慧和力量。在杜伊斯堡,莱茵河畔,货船并排停靠,火车进站鸣笛,写着“裕新欧洲”、“宜新欧洲”等标志。满载破碎集装箱的卡车来来往往……中欧货运班列的开通,为这座历史悠久的港口注入了生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11万列,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例证。从“大喜”到“详图”,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合作文件汉30个国际组织。中老铁路、雅万高铁、昌凯港、蒙内铁路等项目不断推动互联互通新格局,一大批“小而美”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切实改善共建国人民福祉。近年来,中国对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欠发达国家给予100%税目零关税待遇,继续与世界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预计举办的七届进博会累计交易额将超过5000亿美元。 “十四五”期间,中国不断扩大规则、法规、管控、标准等制度放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放开” 专家通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底,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超过123.9万家,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20.6万亿元。 “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正在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比中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伯纳德·德威特感叹,在华经营的外国企业正在受益,中国企业的“全球扩张”也正在对当地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的高水平开放将有利于全球经济。”过去五年,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了动力。建立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个中沪合作平台,科技创新、高等教育三个合作中心离子和职业技术教育。我们将尽快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为有需要的成员国建设100个“小而美”的项目。我们计划实施“新民生工程……在不久前结束的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各国热烈响应中方的倡议和承诺。‘十四五’期间,一百年转型、加速演变、变革 在世界上,时代和历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由于缺乏监管,国际合作日益受到阻碍。竞争、保护主义日益盛行,多边贸易体制的正常运转受到严重威胁。中方将通过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各国开放包容、互利合作,为各国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和合作机会。为各国的发展提供动力。德尔苏尔全球。截至2025年初,中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在做大贸易蛋糕的同时,积极推动完善国际治理模式,推动建立“金砖+”合作模式,并宣布在当前和未来的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歧视性特殊待遇。英国学者马丁·杰克在评价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时指出,长期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往往是不合理的。疏远的中国不仅通过自身发展坚定支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而且通过独立的战略思维和长远发展愿景不断推动合作机制的深化和拓展。面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收入不平等加剧等全球性挑战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识到中国创新、合作、生态、开放、交流的新发展理念具有全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引领世界应对发展挑战,促进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回顾整个“十四五”时期,中国持续与世界分享发展红利,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未来,中国永远是全球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永远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市场,为各国拓展商机。中国无疑将为人类繁荣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会是这样。(编辑:魔术师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作者

adimin@travigators.com

相关文章

“福锦”明天将在越南登陆,海南岛和台湾将有大雨。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

加快煤炭洗选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

读出全部